为什么女人永远在买口红,总是执迷于各种红色?
新闻动态

为什么女人永远在买口红,总是执迷于各种红色?

[2017-12-25]

 

  这种事情总是会让部分(直)男觉得不可思议:这些颜色难道有什么区别吗?反正都是红色,为什么女人总是觉得自己没得到最想要的那一支?

 

  务实一点说,是因为每个人的肤色、化妆习惯、常用的服饰搭配完全不同,甚至使用的场景也很不一样,鉴于这些变量,寻找最合适的那款红色也在所难免。

 

 

  不过为何是红色?

 

  从生物学上说,红色代表女性在性兴奋状态下的唇部颜色,它是一种性暗示。不过红色唇膏的发展源远流长,而且历来千变万化。

 

  西方学者普遍认为,古埃及是口红的第一个黄金时期。埃及艳后克利奥帕特拉七世是第一个记载在案的口红控,她对口红极为苛刻的要求推动了古埃及口红技术的发展,将口红风潮流传到了民间,从而使口红从最初的宗教、阶级寓意化为一种时尚潮流。

 

  而在此后的口红历史中,口红的主要使用者一直在性交易工作者和上层贵族间,当然用料有着天壤之别。据说,伊丽莎白女王一世也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口红控,将口红当作生病和心情不好的时候的“良药”。

 

  对普通大众来说,口红在很长时间内是一个禁忌。中世纪,在宗教的禁欲主义下,鲜艳的口红和妆容的女人被认为是“撒旦的化身”,英国国会甚至颁布了一条法律:任何女性用化妆将英国男人骗进婚姻,婚姻将无效,并且她会受到处刑。

 

  即便受到教会、政权猛烈的反对,面对付出生命代价的威胁,依旧挡不住口红的悄然盛行。中世纪初期橙色口红悄然流行,到了中期人们被允许涂上淡淡的唇色,后期及文艺复兴时期,甚至形成了地下口红社团,拥有一套成熟的口红秘密交易体系。民间还有一部分女性会涂上葡萄酒、或通过外部刺激(使用柠檬、或轻咬摩擦嘴唇)来达到涂抹口红的效果。

 

  而在中国古代,女性使用朱砂、胭脂作为口红的原料。“唇红齿白”、“朱唇”成为主流的审美标准,在经济文化繁盛的隋唐时期,唇妆逐渐多元化,唐朝有段时间还流行起了“黑唇”。

 

  20世纪初期,在美国,口红逐渐从演员明星的专属,变成流行的大众化妆品。口红产业也初具规模,MaxFactor、TangeeLipsticks、Kissproof等品牌的口红深受欢迎。

 

  有趣的是,60年代红唇曾是美国女性解放运动的象征,到后来部分女性主义思潮试图反对红唇。这是因为消费主义社会下,口红营销强调红唇的性吸引,被女性主义者认为是男权社会下对女性的一种物化。但这却让化妆品公司发展出了更加广泛的唇色以及强调权利和力量的营销方式。70年代朋克摇滚文化,让黑色和紫色口红也火了一把。

 

  如此长篇论述,无非是想说红色在各种力量的塑造之下被认为是性感的极致代表,不过消费者哪里会管这么多:正如指甲油一样,商业竞争让品牌研发了各种各样的红色,以开拓各种各样的市场。这和消费者认为自己“需要新的红色”互为因果。

 

  现在,我们习惯了五花八门的化妆品公司提供给我们不同的口红,不同颜色:有正红、姨妈红、豆沙色、南瓜色......不同类型:唇蜜、唇釉、哑光、雾面、丝绒、缎光……

 

  通常唇妆作为妆容的最后一步,确实有点睛之笔的作用;当你不想化妆的时候,只涂口红也会让你气场大不一样。这是一个不需要什么技巧和太多成本的变美方式,很多女性拥有的第一个化妆品就是口红。

 

  涂口红的动作像是一个自我治愈的过程,涂上口红也让整个人更加自信。这样的安慰剂效应似乎没有什么不好的。

 

  而口红不管是被营销塑造成性吸引的工具还是自我精神抚慰的商品,都殊途同归。YSL一款星辰口红颜色和包装都没什么特别的,也不是第一次推出限量款,但博主在社交网络上炒一炒就引来了极大的关注度和销量。资生堂RougeRouge系列每一个颜色其实都可以找到替代品,但打着“RedistheFirstColor”口号,告诉消费者要挑一款适合自己的红色口红有多重要,也吸引了不少女性将其纳入自己浩荡的“口红大军中”。

 

  这其中的秘密,只是化妆品公司使用了不同的原料、调整了不同的化学成分比例以及,创造了新的营销概念而已。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真实性。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网站编辑,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